Search

《台灣
  • Share this:

《台灣PM2.5的監測控制技術及改善建議》講座 ─ 凝聚產官學及醫界力量 共同改善空污 保護國人健康

今日(2017/03/30)下午,邱泰源委員與食安立委 吳焜裕、 陳曼麗 立法委員(環保 生態 再生能源)、 黃秀芳、 林靜儀 醫師.立法委員、 楊曜Yangyao、 @陳瑩、 劉建國及 吳玉琴等多位委員,共同舉辦《台灣PM2.5的監測控制技術及改善建議》講座,邀請國際級專家交大環境工程研究所蔡春進教授提出分析建議。

蔡教授首先提出美國六座城市的長期追蹤(1974-2009),顯示PM2.5每增加10μg/m3,死亡率即增加14%,而PM2.5年均濃度在8-15μg/m3間,死亡率亦隨濃度上升呈現線性增加,且無閾值。國內方面,2014年數據顯示全台僅花蓮及台東的年均濃度低於標準值15μg/m3。在2013-2015年間,包括彰化及雲林都曾出現超過34μg/m3的年均濃度,且每增加10μg/m3,呼吸道就診人數便增加超過7000人。以上數據在在顯示PM2.5對人體危害之深及監測防制之迫切。

蔡教授在講座中即針對PM2.5的監測及防制,進行深入分析檢討,並提出數項建議,包括:1.強化環保署的科學及技術研究/諮詢/環團互動、2.環團應編列特別預算,協助監督政府、3.增加工業局/空汙基金的實際改善空污預算、4.公開徵求產學研PM2.5計畫、5.成立長期研究中心、6.輔導業者改善空污、7.訂立多年期計畫,避免繁複報告及表面數據,此外,蔡教授也期待立法委員對於空污防制能夠嚴格監督。邱委員表示,立委對於空污防制確實責無旁貸,日後一定會持續嚴格監督行政部門。行政、立法、企業、環團必須密切合作,醫界也有社會責任來努力,共同守護台灣民眾健康(!)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現任第十屆立法委員; 第九屆立法委員;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; 臺大醫學院醫學系教授; 臺大醫院門診部 主任; 台灣家庭醫學會榮譽理事長。
View all posts